隨著 devops 的深入發展和云原生應用的流行,docker 已經成為了開發、部署和運維的標準工具之一。docker 這個工具直接操作容器,而容器提供了一種輕量化的虛擬化方式,可以將代碼、環境和依賴項打包成一個獨立的運行環境,并在不同的節點上快速地移植和部署,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,讓運維更加方便和高效。
然而,在實際使用 Docker 的過程中,有時候會碰到一些奇怪的問題,比如鏡像不見了。這個問題一般是由于 Docker Hub 上的某個鏡像被刪除或者所在的 registry 無法訪問了,導致 Docker 在拉取這個鏡像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,從而影響了整個應用程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。
那么,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?總體來講,有兩種解決方案:一種是使用其他的鏡像源,比如阿里云、騰訊云等;另一種是通過本地搭建 Docker Registry,將需要的鏡像保存到本地,從而不再依賴外部的鏡像源,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。
使用其他的鏡像源
以阿里云為例,我們需要先在阿里云的容器鏡像服務上注冊賬號并開通服務。在控制臺上選擇「鏡像加速器」,會得到一個 URL,這個 URL 就是阿里云提供的 Docker 鏡像加速器地址。
將這個地址復制至 /etc/docker/daemon.json 文件中,并重啟 Docker 服務即可。例如:
{ "registry-mirrors": ["https://xxxxxxxx.mirror.aliyuncs.com"] }
之后使用 Docker 命令拉取鏡像時,就可以在命令后加上 –registry-mirror 參數指定使用阿里云鏡像加速器,例如:
docker pull --registry-mirror=https://xxxxxxxx.mirror.aliyuncs.com library/nginx
通過本地搭建 Docker Registry
使用阿里云、騰訊云等國內的 Docker Hub 鏡像源,雖然可以幫助解決鏡像不見的問題,但是這些公司的運營模式一般都是按量收費,對于一些資源需要非常頻繁地使用的業務,可能也會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。而且,現在國家也開始要求在中國境內存儲、傳輸一些重要數據,因此在某些時刻,國外 registry 端口不通也可能成為一個瓶頸。
本地搭建 Docker Registry 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。我們只需要在一臺 linux 服務器上搭建一個 Docker Registry,并將需要的鏡像 push 到這個 Registry 上即可。具體步驟如下:
- 拉取 Docker Registry 鏡像
在本地服務器上使用以下命令拉取 Docker Registry 鏡像:
docker pull registry
- 運行 Docker Registry 容器
使用如下命令啟動 Docker Registry 容器:
docker run -d -p 5000:5000 --restart=always --name registry registry:latest
默認情況下,Registry 會監聽在本地 5000 端口上,而且會使用本地文件系統作為鏡像儲存庫。
- 推送鏡像
在本地電腦上使用以下命令將一個本地的 Dcoker 鏡像推送到 Registry:
docker tag <local_image_name> <registry_url>/<remote_image_name> docker push <registry_url>/<remote_image_name>
其中
- 拉取鏡像
使用如下命令從 Registry 拉取鏡像:
docker pull <registry_url>/<remote_image_name>
通過本地搭建 Docker Registry,我們可以快速地保存和檢索需要的鏡像,并更好地控制 Docker 鏡像的部署和運維。而且,本地搭建的 Docker Registry 可以支持更多地高級功能,比如鏡像管理、賬戶權限控制、鏡像倉庫建模、鏡像共享等,這些功能可以進一步優化我們的 Docker 運維流程,提升我們在 DevOps 中的競爭力。
總之,鏡像不見的問題是 Docker 操作過程中比較常見和困擾人的問題,但是通過阿里云等可靠的 Docker 鏡像加速器或者本地搭建 Docker Registry,我們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,從而進一步提高應用程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,加快構建和部署的速度,提高 DevOps 的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