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 (復制檔案或目錄)
[root@linux?~]#?cp?[-adfilprsu]?來源檔(source)?目的檔(destination) [root@linux?~]#?cp?[options]?source1?source2?source3?….?directory
參數:
-a :相當于 -pdr 的意思;
-d :若來源文件為連結文件的屬性(link file),則復制連結文件屬性而非檔案本身;
-f :為強制 (force) 的意思,若有重復或其它疑問時,不會詢問使用者,而強制復制;
-i :若目的檔(destination)已經存在時,在覆蓋時會先詢問是否真的動作!
-l :進行硬式連結 (hard link) 的連結檔建立,而非復制檔案本身;
-p :連同檔案的屬性一起復制過去,而非使用預設屬性;
-r :遞歸持續復制,用于目錄的復制行為;
-s :復制成為符號連結文件 (symbolic link),亦即『快捷方式』檔案;
-u :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舊才更新 destination !
最后需要注意的,如果來源檔有兩個以上,則最后一個目的文件一定要是『目錄』才行!
不提示覆蓋信息overwrite?
cp?-r?-f?source?target
cp命令默認是不會提示overwrite?的,但是cp的-i選項會提示,而一般linux的起動文件~/.bashrc中會把cp命名成
alias?cp='cp?-i'
這樣在linux下輸入cp命令實際上運行的是cp -i,加上一個“”符號就是讓此次的cp命令不使用別名(cp -i)運行。
? 版權聲明
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,未經允許請勿轉載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