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QL性能優化

前言: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,sql性能優化。

在操作數據庫是如何使sql語句效率更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,下面我將為大家總結一下性能優化問題。

SQL性能優化

1、SELECT 語句務必指明字段名稱

SELECT * 會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消耗,(cpu、io、內存、網絡帶寬);增加了使用覆蓋索引的可能性;

當表結構發生改變時,前斷也需要更新。所以要求直接在select后面接上字段名。

2、SQL語句中IN包含的值不應太多

MySQL對于IN做了相應的優化,即將IN中的常量全部存儲在一個數組里面,而且這個數組是排好序的。

但是如果數值較多,產生的消耗也是比較大的。對于連續的數值,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;再或者使用連接來替換。

3、區分in和exists,not in 和not exists

select?*?from?表A? where?id?in?(select?id?from?表B)

等價于

select?*?from?表A? where?exists(select?*?from?表B?where?表B.id=表A.id)

區分in和exists主要是造成了驅動順序的改變(這是性能變化的關鍵),如果是exists,那么以外層表為驅動表,先被訪問,如果是IN,那么先執行子查詢。

所以IN適合于外表大而內表小的情況;EXISTS適合于外表小而內表大的情況。

4、不建議使用%前綴模糊查詢

例如LIKE “%name”或者LIKE “%name%”,這種查詢會導致索引失效而進行全表掃描。但是可以使用LIKE “name%”。

避免隱式類型轉換

where子句中出現 column 字段的類型和傳入的參數類型不一致的時候發生的類型轉換,建議先確定where中的參數類型

5、對于聯合索引來說,要遵循最左前綴法則

舉列來說索引含有字段id,name,school,可以直接用id字段,也可以id,name這樣的順序,但是name;school都無法使用這個索引。

所以在創建聯合索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索引字段順序,常用的查詢字段放在最前面

總結以上建議:

1、避免對索引字段進行計算操作?

2、避免在索引字段上使用 not !=?

3、避免在索引字段上使用 is null , is not null?

3、避免在索引字段上出現數據類型轉換?

4、避免在索引字段上使用函數?

5、避免建立索引的列中使用空值

6、對與WHERE的語句法則?

7、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in, not in 或者 having ,可以使用exist ,not exist 代替 in ,not in

8、不要以字符格式聲明數字, 不要以數字格式聲明字符值,否則會使索引無效?

以上是為大家總結的一些問題,更多問題請訪問PHP中文網相應教程:https://www.php.cn/course/list/51/type/2.html
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13 分享